2020-2021学年度,艺术与传媒学院全体师生,紧贴时代发展,紧扣社会热点,“以赛促学”,将教学和竞赛有机嵌入、深度融合,老师带领学生创作设计原创作品,参与各项高水平专业竞赛,学风浓厚,教学相长。经过一个学期的打磨和优化,2021年上半年,我院数字媒体艺术、环境艺术设计、新闻学、广告学专业师生在多个高水平专业竞赛中斩获累累硕果,参赛师生人数、参赛作品数量质量、获奖级别及数量皆有显著提升。
硕果累累,我院学生作品在3项高水平专业竞赛中脱颖而出
本学期学生作品产出数量较去年大幅增长,内部竞争异常激烈。学生作品需经过“两重大关”:指导老师筛选——学院学术委员投票,通过后才能获得最终的报送资格。在这种良性竞争的氛围下,学生斗志满满,作品质量上也有质的飞跃,在多个比赛中,成果喜人!
在2021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——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,共产出学生作品近200件,精选了60多件作品,最终斩获22个奖项;在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,共产出学生作品80多件,选送55件优秀作品,最终斩获3个全国奖,27个上海市奖项;在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中,我院学生共斩获82个奖项。
图:《闲话语鉴》
(作者:杨洋;指导老师:丁蔚,万欣,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视觉传达设计类一等奖)
图: RABBIT记账app
(作者:何诗娴,指导老师:裘佳楠,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数字媒体艺术、动画类一等奖)
匠心育人,优秀的学生作品离不开高水平的引路人
学生们收获的丰硕成果,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倾囊相授。
专业老师们高兴于学生在课上学习到的理论实践知识,能通过比赛转化为成果。获得“国青杯”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的许晓老师认为:“数字媒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,学生们在课上学到的专业技能正好在各项比赛中大放异彩。”
老师们也希望学生能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,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,能够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。“学生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、想做的选题,在这里面有他们关注的东西。”指导学生在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中获得一等奖的裘佳楠老师提到:“并且能够调用自己的知识、技能去切身地做调研,去辛苦地打磨设计,最终实现他们想要的效果,那这个作品本身就很有意义,获奖更是一种认同的鼓励。”
指导学生的过程教学相长,也同步提升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。指导学生在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中获陈雅慧老师认为:“指导学生作品是一个分享艺术和快乐的过程,自己从中也有所收获,教学相长。学生能获奖是一种鼓舞,激发了他们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,也是对自己的勉励,继续努力,路漫漫矣。”
鼓励学生参加竞赛,也是不断创新,不断追求新突破的方式。指导学生在多个竞赛中获奖的许月兰老师也提到:“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创作,我们关注社会热点、城市消极空间的更新、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等,通过创新性的手法创建新型复合空间、追求人性化的设计,将无序的状态转化为有序的新空间。”
图:《庇世安鸵——上海动物园鸵鸟区设计》
(作者:陈诚荔 陈帆 戴文婷,指导老师:许月兰,第六届“汇创青春”环境设计类一等奖)
率马以骥,教师在专业及教学竞赛中不断精进
各专业教师在辛勤授课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同时,也在努力创作作品,提升自我水平。“国青杯”中获得教师组一等奖的杨岱老师:“作为一位三维设计课程老师,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,才能以身作则去影响我的学生。”
获得“国青杯”优秀指导教师奖励的李雁老师,同时也参与了此竞赛并斩获了一等奖,他认为“通过参加专业比赛,有利于我们同学锻炼自己的能力、挖掘自己的优势、发现自己的不足。对老师来说,亦然。学习是一辈子的事。”
教学和竞赛,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。同样在“国青杯”中获得一等奖的刘逸鸿老师,认为“扎实的教学基本功,不断自我精益求进的匠心,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的支柱、底气。只有老师们不断磨砺自己,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。”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王飞老师也认同:“比赛是一个反馈自身现阶段能力的镜子,以后我也会和学生们一起,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参与到各种有价值投稿比赛中去。”
《父与女》作者:杨岱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一等奖 《坍塌的圣殿》作者:刘逸鸿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一等奖
《呼吸》作者:许月兰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一等奖
《盈盈秋水眼波明》作者:李雁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一等奖
本学期专业教师的积极投入与学生的高度参与,也离不开学院对专业竞赛的重视和有效组织。竞赛是一个平台,将我院各专业的教学与国内兄弟院校教学建立了链接,竞赛也是一个舞台,将我院各专业的优秀教学成果面向公众集中展出。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做好平台搭建与资源对接的工作,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平台与更大的舞台。
获奖名单详见附件
附件1:2021年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获奖信息汇总
附2:2021年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获奖信息汇总
序号 | 竞赛名称 | 作品名称 | 老师信息 | 获奖等级 |
1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坍塌的圣殿》 | 刘逸鸿 | 教师组一等奖 |
2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父与女》 | 杨岱 | 教师组一等奖 |
3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盈盈秋水眼波明》 | 李雁 | 教师组一等奖 |
4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呼吸》 | 许月兰 | 教师组一等奖 |
5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流》 | 秦郁薇 | 教师组二等奖 |
6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屏山印象》 | 许晓 | 教师组二等奖 |
7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回家》 | 于广睿 | 教师组二等奖 |
8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"Flipped Classroom" in Art Design Major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- Taking the Course "Design Composition" as an Example》 | 许晓、丁蔚、秦郁薇 | 教师组教研成果二等奖 |
9 | 第五届“国青杯”艺术设计大赛(全国) | 《电影场景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及转化研究》 | 许月兰 | 教师组教研成果二等奖 |
10 | 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(上海) | 湖边的故事 | 王飞 | 二等奖 |
11 | 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(上海) | Fresh Air | 许月兰 | 三等奖 |
bet188手机版app艺术与传媒学院
撰稿:万欣
2021年9月13日